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标配”,是制度型开放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金秋九月,作为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两项重要活动,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和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即将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相继召开。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两项活动的相关内容及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是“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常态化合作机制下举办的重要会议,已于2016年和2018年先后举办两届,取得良好效果。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将围绕“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主题,邀请约7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及驻华使馆代表参会。
“会议期间,我们将与参会共建国家及组织开展20余场双边会谈,签署约16份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主持工作)盛莉介绍,这些务实合作项目涉及知识产权领域多个合作内容,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走深走实,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日益密切。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5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并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沟通、人员培训、学位教育、知识产权审查、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深化拓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各项务实合作项目,有力支撑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盛莉表示。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全球知识产权伙伴关系网络,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正在实施的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超过200份,构建起多边、周边、小多边、双边“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
作为促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将围绕“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这一主题开展交流,邀请约150位国内外嘉宾现场演讲。
“年会还同期开设国际专利商标服务与产品展和中外地理标志展,展区面积共计8000平方米,约200家展商参展。”知识产权出版社董事长刘超表示,“我们诚挚邀请各界嘉宾相聚北京,共襄盛会。”
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全球创新环境,为全球企业“引进来”提供了更多机遇。
其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杨帆介绍,2023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扩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共建设国家级公共服务网点423家,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48.6%,各地公共服务机构累计服务创新主体超270万次,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普惠性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将致力于加快建设覆盖全面、服务规范、智能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与保护体系、运用体系协同发力,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杨帆表示。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贸易的步伐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副司长宋蓓蓓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应对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供给等举措,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助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国内29个省(区、市)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分中心71家,在5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针对重点领域设立4个产业分中心,对接当地企业,提供专业性、公益性的海外维权指导。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健全针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主动监测、及时提醒、指导应对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及早开展应对。此外,“智南针”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更新发布信息动态,通过信息供给,持续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服务。
新征程上,中国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将同世界各国共享更多发展机遇。还有不足一周,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和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将相继拉开帷幕,期待在开放之风的吹拂下,知识产权的故事更加精彩。(本报记者 黄佾)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